目前,无论是新老品牌,在制定品牌战略时都强调品牌的年轻化。可见,品牌振兴已经成为品牌战略的必修课题。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播路径、传播方式和文化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是许多传统品牌无法适应的原因。这个年轻的品牌似乎是一个救星。
为了挖掘年轻人身上的消费潜力,很多品牌都争相取悦年轻消费者。品牌和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任何产品只有不停的更新,才能提产品的生命周期。随着市场的变化,许多品牌不得不采取措施应对。作为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年轻人也让品牌深刻认识到了“赢年轻,赢世界”的关键。一旦年轻客户进入中年,面对新一代消费者,品牌就面临着年轻化的问题。就像人的成长一样,品牌的年轻化可以扫除疲劳,抢占年轻人的市场。
对于很多品牌来说,年轻化是必要的,但人们往往误解了品牌年轻化的本质和核心,对于如何打造更年轻的品牌也存在一些误解。
品牌倾向于推广年轻品牌,以打动年轻人,抢占年轻用户。这听起来很合理,但现实是,并不是所有的品牌和行业都需要年轻化,这可能无法解决你的品牌所面临的商业问题。
换言之,品牌年轻化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品牌年轻化需要锁定在行业内,而2b企业并不一定适合年轻化,因为对于2b企业来说,给客户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固然重要,但品牌振兴的意义并不显著。对于快速消费品而言,品牌年轻化更为重要,因为它可以解决品牌感知、流量获取和产品销售等诸多问题。因此,品牌年轻化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对于品牌来说,品牌年轻化的前提是确认品牌是否需要年轻化,需要解决哪些商业问题。年轻化只是产品的营销策略而已。
品牌的年轻化还涉及到企业的整个管理和过程,因为对于产品研发的年轻化来说,问题不仅仅是沟通或营销。甚至可以说,品牌传播只是品牌年轻化的一个细节,真正的年轻化是需要打动根基的。
在品牌表达与传播方面,要与时俱进,以更具亲和力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与年轻群体建立有效沟通。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线瓶、大字报层出不穷,这是品牌帮助用户表达自我、建立沟通的一种方式。外观是正义的时代,品牌色调和产品外观也需要关注。
以往的失败案例证明,品牌振兴不是一个战术问题,更不是喊口号、做广告、换包装,而是需要企业在战略层面予以重视,形成一套系统的、可执行的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持品牌的年轻,与年轻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