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刚进入运营圈的小白,还不知道p1、p2、p3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要紧,今天就告诉大家如何从0开始,逐步规划自己的推广渠道。企业产品移交给自己,首先要上线的是应用市场。根据作者的产品运营经验,除流媒体和产品本身分裂方式外,新用户流量占到应用市场的50%。可说市场上大多数APP产品,一半以上的流量来自应用市场。以下就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作为运营推广员,应该如何着手布局应用市场。
市场上载应用的前期准备工作。
Android市场和AppStore就像是支撑流量池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然而,苹果市场的上线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同质化严重的产品现在很可能会被当作马甲包而拒绝。但总体上,苹果用户的质量和支付意愿更高,个人用户贡献值也更大。因此,能够进入苹果市场的尽量进入。Android市场主要分为厂商应用商店和第三方应用商店,在提交应用市场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相关资料,目前国内监管部门对APP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提供所需的营业执照、软件版权证明、法人资料、网站备案资料外,目前大多数应用市场还必须提交安全性评估报告。版权证明,我们可以直接在阿里云通过第三方申请,费用一定要支付。要准备详细的APP介绍、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和前后30多页的开发代码。填写由第三方提供的申请表模板,然后提交即可。一般而言,填妥无误基本2个月左右即可下证。好的,多付钱就行了,急用的话三五天下来也没问题。
应用市场2018年后半年将强制发布安全评估报告,但目前来看审核并不严格,大家可以根据应用市场上的说明步骤,提交自己的产品信息,主要是一些关于防止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说明,以及关于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说明。
网站备案主要是ICP备案,可以通过官方备案网站自行备案或通过当地电信部门自行备案两种方式进行。
网站备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网站在网上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打击不良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如果网站不备案,今后很可能会被查处关闭。可在网上登陆信息产业部的工作平台,进入网站备案系统的备案申请模块。
“经营性网站备案申请”栏,填写网站名称、域名、IP地址、主管单位、ISP供应商、服务器地址、联系方式等相关内容。提交之后。
有关材料准备好后,可以到开放平台上注册,提交自己的APP,这是比较简单的,不需要多说什么。
在递交之前,一定要让技术部进行加固哦。由于应用不做任何安全保护,极易被病毒植入,广告更换,支付渠道篡改,钓鱼,信息劫持等,严重损害了开发者的利益。开发人员可通过各开放平台的官方加强方案对应用进行安全保护,防止应用发布后受到反编译、调试、盗版、破解、二次打包等威胁,维护开发人员的利益。
提高应用市场相关关键词覆盖范围的数量。
开放应用市场,我们可以在各大应用市场的首页看到各栏:精品专题推荐、应用排行、应用亮点等。从用户的行为习惯来看,大多数用户在打开应用市场时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即用户最主要的行为是搜索。因此提升自己APP的相关关键词覆盖量和排名,就可以让自己的产品得到更多的展示。
那么怎样提高你的关键词覆盖量和排名呢?
每一个应用市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其算法机制,当然这一点并不公开,而且变化频繁,这一点很难窥探,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虽然基本都和下面这些因素有关。
不同的应用程序市场有不同的规则,而且并非一成不变。以应用宝为例,以前只有一个关键词添加,现在没有。以前小米市场的关键词限制在100个,而现在限制在10个以内..。它要求运营商了解应用市场的规则,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合理调整,优化APP在市场上的关键词排名。
对于如何进行优化,各产品有所不同。
可按上图中可控因素,逐个优化,但各市场上,各因素的权重不同,如iOS产品的主标题,副标题,应用描述,icon,应用截图,100字符,评论,日均下载量等等,当然,隐藏软件包的权重也会影响关键词排名,这个所谓的软件包的权重看不见摸不着,但一般我们会根据帐号的历史下载量,软件包的更新评分率,历史警告/处罚情况等来判断。另外,关键词也有权重,如关键词的位置(在主副标题上,或100字以内,是否靠前,是否有逗号,是否重复,以及在评论中出现的次数等)。最重要的是,关键字在被搜索、下载之后,下载了你这个APP的数量,这就涉及到你引导下载的简介文案功底了。但是也可以通过一些刷量的方法来实现,但是这个要谨慎,不要提倡,不要推荐。由于后果非常严重
APP上线后如何起量?
在应用市场布局好以后,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自然的数量,这是自己进行关键词布局的结果。但是这肯定不能满足kpi测试,我们需要持续的优化。假如有推广预算的话,那么就尽情的去做应用市场广告吧,直接,有效。首要任务是节约成本。
每一个应用市场都有包括cpc,cpa,cpd等多种模式的支付渠道。上市首日,精品、排行、分类等栏目均可选购,当然投放公司整体ROI必须考虑,拿一张名单来对比,少则一天几万,多则十几万,对小开发者而言,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如前期没有投入,可寻找一些免费合作,如应用首发、市场专题活动、一些优惠券发行等,慢慢积累一定的下载量后再适时调整。
任何东西都有马太效应,应用市场同样如此。在一定的下载量下,应用有权重,有好评...市场也会慢慢为你分配更多流量。
但回首还是那句话,如果前期有投入,有预算,那就坚定的去花钱买流量吧,在绝对金钱面前,任何技巧都显得那么无关紧要(人开个应用商店,不就是为了赚钱)。等到购买的流量达到一定的级别,再加上以上关键因素的优化,后期的维护将会相对容易很多。每个开发应用的人,希望app一上线就成为爆款,但毕竟资源有限,几百万的开发人员,如何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技术,还要坚持,有时还需要那么一点点运气!